References
[1]陈红,陈莎,叶艳妹.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3, 44(1):55-64.
[2]吕添贵,付舒斐,胡晗,等.农业绿色转型约束下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动态演进及其收敛特征研究--以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23, 37(4):107-118.
[3]卢新海,崔海莹,柯善淦,匡兵.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8):75-84.
[4]高佳,杨宇.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 2023(10):114-123,134.
[5]文高辉,王夏玙,谢依林,等.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4(4):16-22.
[6]谭智元,黄玉莉,曹银贵,等.中国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热点与前沿[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06):1400-1414.DOI:10.13254/j.jare.2023.0147.
[7]柯善淦,崔海莹,卢新海,等.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12):64-74.DOI:10.11994/zgtdkx.20211115.141330.
[8]李飞,孔少杰,屈志光,等.中国臭氧时空分异及热点城市群气象关联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 2023, 43(4):1539-1549.
[9]杜国明郭凯于凤荣.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与调控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042(004):589-599.DOI:10.13872/j.1000-0275.2021.0080.
[10]臧盛璐,季民,张宁.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格局相关性研究[J].北京测绘,2020,34(06):756-762.DOI:10.19580/j.cnki.1007-3000.2020.06.006.
[11]柯新利.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创新探索——《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探索与多尺度实证》评介[J].中国土地科学, 2023, 37(3):126-128.
[12]陈莎,杨润佳,叶艳妹,等.资源禀赋、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02):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