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s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3):1-6.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1):1-9.
[3]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J].复旦教育论坛,2017, 15 (2):20-28.
[4]王继平.产教融合:从理念到行动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7):93-97.
[5]刘晓,黄卓.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5):154-160.
[6]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2):129-133.
[7]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J].中国大学教学,2013 (1):17-22.
[8]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9]刘柏森,王岩,赵丽丽.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突破之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43(2):132-135.
[10]张曼,张春芝,张培琛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融合策略研究[11].科技信息,2022, 20(3):151-154.
[12]张兴旺, 李杰.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产教融合体系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4):85-89.
[13]钟秋波,李庆河,鲍吉龙.新工科教育的“政产学研资”融合新路径——以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