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
Vol. 1, Issue 4, Pages: 13-16(2025)
Doi:https://doi.org/10.62639/sspehe03.20250104
ISSN:3078-1876
EISSN:3080-0021
17
Downloads:0
随着工业4.0与“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敏捷化”为核心特征,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存在培养目标滞后、课程体系僵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的迫切需求。为此,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通过文献分析、产业调研及国际核心素养框架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三维十二项”核心素养模型。模型突出智能化技术应用、跨学科协同、终身学习与创新实践等核心要素,强调动态适应技术迭代与产业变革。本模型突破传统职业教育“技能本位”框架,构建兼具专业性、可操作性与动态性,“技术能力-跨学科融合-社会责任”协同培养路径,能够有效助力学生适应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场景。
Keyword新质生产力;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心素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