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壮鹏,杨航,刘雁
Vol. 1, Issue 4, Pages: 83-85(2025)
Doi:https://doi.org/10.62639/sspehe26.20250104
ISSN:3078-1876
EISSN:3080-0021
6
Downloads:0
新时代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高地,对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材料类人才需求更加紧迫。但由于传统的认知、就业环境等因素影响,材料类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人才培养体量、质量和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的人才需求共识下,亟需地方高校在探索人才培养路径上的创新。本文以广东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为例,分析其在面对生源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培养难度大、高质量就业困难的背景下,依然实现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3%、专业就业对口率超过90%的工作案例。该案例对于材料类院校做好专业认知教育,发挥学院系部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创新性,调动学生在专业学习发展上的自主能动性,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升学就业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Keyword大类招生;材料类;专业认同度